濟南市“抓項目、促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風采展——能源集團(二)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
濟南市“抓項目、促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風采展——能源集團(二)
近日,《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濟南市“抓項目、促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印發,濟南能源集團1個單位及2個個人受到表彰。
郭宇強,男,1986年1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濟南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工程管理部部長,濟南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從事工程管理以來,他以“實干擔當、創新突破”為準則,先后主持章丘濟青線供熱工程、淄博華電供熱管線工程、“石熱入濟”工程等120余項省市級重點工程。
在泉城濟南的城市建設版圖上,有這樣一群步履匆匆的工程人,他們用汗水丈量土地,用匠心雕琢項目,用實干推動發展。郭宇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掛圖作戰,甘為項目建設“鋪路石”
2024年,在濟南能源集團黨委堅強領導下,郭宇強牽頭推進城區供熱“大溫差改造”“聊熱入濟”長輸供熱、濟南域外余熱利用項目一期新增管網工程等十余項重點項目,助力工程集團全年實現產值76.29億元。
面對線性工程協調難、工期緊的痛點,他創新推行“三色預警”動態管理機制,在聊熱入濟(南線)工程中構建“紅-黃-綠”三級推進體系,通過差異化資源配置提升茌平、濟南段建設效率,汲取“石熱入濟”項目經驗編制《項目管理方案》,推動現場管理標準化升級。針對80余公里超長管線“點多線廣”難題,創新采用“無人機+智能巡檢”雙軌調度模式,無人機隔日航拍生成三維進度模型,實現土方開挖量、管網鋪設進度等關鍵數據的實時比對;視頻巡查同步預警質量安全風險,全年累計整改隱患47處,為長距離市政工程提供智慧管控范本。
展鐵軍作風,敢當工程攻堅“急先鋒”
2024年章丘區城鄉供水水質提升工程,郭宇強負責9個街道547公里管網、5座水廠提升改造、42處配水站及20處高位水池的超大體量工程建設。他77天吃住在現場指揮部,帶領2000余名建設者晝夜攻堅,創新構建“技術+數字”管理體系。無人機每日巡檢精準定位盲區,管材設備動態統計杜絕浪費。建立以項目部為主責單位,分子公司、集團部室檢查監督的環保管理體系,推進施工環保標準化。通過和工程、安平臺、非正式人員管理系統,實現遠程安全監測24小時風險預警。最終,在質量安全“零事故”前提下,提前完成建設調試任務。
對細節的極致把控,藏在每個沖鋒時刻。7月的一個暴雨夜,值班的郭宇強通過監控發現頂管節點處仍有沉井澆筑收尾作業,未凝固的混凝土正承受著暴雨沖刷。“所有人穿防滑鞋!馬上覆蓋養護!”趕到現場時,工人正邊澆筑邊用塑料布遮擋,雨點擊打混凝土表面濺起星星點點的小坑。“加快覆蓋!邊角必須壓實!”直到凌晨1點最后一處完成覆蓋,工裝上的雨水混著汗水早已分不清,倒出靴子里的水足有半升。這場與暴雨的賽跑,不僅確保了工程質量,更讓建設者們記住了“民生工程,容不得半點馬虎”。
攻堅破難,勇做創新引領“排頭兵”
從設備革新到工藝突破,郭宇強以技術創新力破行業瓶頸,為企業發展與行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面對國內供熱管線施工設備效能低、清潔工藝滯后、設備水質差等通病,郭宇強帶隊赴銀川、太原等地調研交流,聯合設備廠家組建“攻關小組”,優化調整泵站除污器內部結構,通過數值模擬定位流場缺陷,創新設計“磁吸式微泡螺旋除污器”,并利用釹磁鐵吸附鐵質雜質,使水質處置成本降低35%。
為從源頭防控水質問題,他聯合外省研究院,首次在行業內引入“大口徑供熱管道通球清掃”技術,解決傳統工藝殘留堵塞難題。在聊熱穿黃項目中,面對內徑6米隧道內上下兩層安裝DN1400超大口徑管道、工期緊張的挑戰,他牽頭成立“黨員突擊隊”,將安裝流程拆解為逐項工序,針對性解決空間局促、多次復合轉彎等難題,創新應用3D點云測繪、BIM建模、“分體式組裝”支架等技術,論證穿黃隧道短時間安裝施工的可行性,目前正推進試驗平臺搭建及實體驗證。
扎根一線十余載,郭宇強以匠心為筆、實干為墨,在重大項目建設一線踐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他用技術創新破行業瓶頸,用沖鋒姿態啃下“硬骨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城市建設和行業升級寫下生動注腳。
濟南市“抓項目、促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風采展——能源集團(二)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