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勞動者·身邊榜樣】李新義:黨建為魂鑄精品工程 匠心實干書青春擔當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
【致敬勞動者·身邊榜樣】李新義:黨建為魂鑄精品工程 匠心實干書青春擔當
“現在#1號機組投產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咱們各小組要做好設備安裝和系統調試工作,從頭到尾全流程地捋順各項工作,重要環節和安全細節一定做好記錄,全力做好投產前的一切準備。”五一勞動節假期,在濟南能源集團所屬熱電集團2×66萬千瓦先進燃煤機組供熱項目現場,青年突擊隊隊長、施工管理組組長李新義帶領大家與各參建方片區負責人一起在施工現場開了一次項目節點例會。
作為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齊魯最美供熱職工”“能源工匠”等殊榮的獲得者,李新義始終踐行“一張網、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的企業精神,充分利用“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實踐活動,統籌調度、掛圖作戰、逐級分解、責任到人,為保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和投產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黨建引領,鍛造紅色引擎
在“項目提升年”的攻堅戰場上,李新義的名字始終與“先鋒”“擔當”“創新”緊密相連。作為濟南熱電2×66萬千瓦先進燃煤機組供熱項目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兼施工組組長,這名年輕的共產黨員,以黨建為引領,將“初心+熾心安源”的紅色基因融入項目建設的每一處細節。項目部黨支部成立后,李新義迅速成立青年突擊隊,帶領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團隊構建“五級網格”管理體系,覆蓋全標段、全時段,實現“任務清單化、片區節點化、責任具體化”,夯實安全根基推動項目提速建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能源速度”。
技術創新,突破工程壁壘
“技術是硬支撐,創新是源動力。”李新義深諳此道。面對鍋爐鋼架安裝的復雜挑戰,他主導引入“鍋爐鋼架建模仿真與管理系統”,通過三維建模和全息安裝演示,優化施工流程,將傳統二維圖紙的局限轉化為數字化管理的精準高效。這一創新不僅縮短工期,更將15萬余套螺栓的安裝誤差控制在毫米級,項目還應用高速液壓夯實技術,提高了回填效率,為后續受熱面吊裝奠定堅實基礎。此外,李新義嚴格落實能源集團“和工程”“安平臺”“非正式人員信息系統”等數字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效能,成為濟南能源集團“強化技術創新應用”的項目典范。
安全為基,筑牢生命防線
“安全是‘1’,‘1’失萬無”這是李新義常掛嘴邊的話。他嚴格落實濟南能源集團“安全強基”要求,通過班前安全例會、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及“非正式人員信息管理系統”,構建全員、全域、全程的安全閉環。2024年4月,土建專業負責人畢鵬飛在夜間巡查中發現鋼筋排布錯誤,李新義立即協調,組織整改,避免了一次重大質量事故,彰顯了團隊“安全吹哨人”的擔當。項目開工以來,共計開展安全培訓323余場,累計培訓6100人次,實現“零事故”目標。
青春聚力,鍛造鐵軍團隊
作為青年突擊隊隊長,李新義嚴格落實“合規、安全、環保、質量、工期、節約、整潔”十四字項目建設方針。他通過集中研討、跨單位觀摩、專題授課等方式,打造學習型團隊,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團隊18名成員中,6名黨員帶頭攻堅,10名團員沖鋒在前,在高溫、寒潮等極端條件下連續奮戰,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加力,不斷刷新一個個紀錄節點——吊裝1號鍋爐第一根鋼結構立柱節點提前40天完成、2號汽輪機底板提前20天澆筑完成,煙囪、冷卻塔主體提前到頂……隨著冷卻塔封頂,發電機定子就位,鍋爐水壓試驗等節點順利完成,“能源速度”再次被這些年輕人書寫。
使命在肩,繪就綠色藍圖
作為山東省“十四五”首個開工的超超臨界煤電項目,熱電集團2×66萬千瓦先進燃煤機組投運后,可提供40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年發電52.8億度,助力濟南市區燃煤鍋爐清潔替代和“雙碳”目標實現。李新義和他的團隊是“強化清潔能源推廣”和“強化社會責任擔當”的踐行者,他們一次一次的查閱資料,一遍一遍出去求學,一組數據一組數據的核對,就這樣不斷“干中學、學中干”,就像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們才剛剛起步,要學的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遠”。不斷探索生物質摻燒耦合發電技術,實現煤電低碳化、清潔化,將環保效益與社會效益深度融合是這個團隊的最終目標。
從一線技術員到項目攻堅先鋒,李新義用十年青春詮釋了“能源工匠”的內涵。在“初心+熾心安源”黨建品牌引領下,他帶領團隊斬獲多項創新專利,唱響“攻堅克難,青年當先”主旋律。面對2025年6月底 #1號機組投產的第一次大考,他誓言:“以黨旗為方向,用匠心鑄精品,為項目順利投產貢獻全部力量!”在濟南能源集團“八個強化”“五個爭當”的工作目標指引下,李新義正以自己的堅毅與嚴謹,書寫新時代能源青年的熾熱篇章。
【致敬勞動者·身邊榜樣】李新義:黨建為魂鑄精品工程 匠心實干書青春擔當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精彩內容